身緊張、心慌慌,身心平衡誰來幫

還記得我之前提起的一個上班族「安安」嗎?

身在繁忙的生活腳步之下,讓安安的身心開始出現失調
心悸手抖喘不過氣樣樣來,甚至沒辦法面對生活,失去自我價值……
我們若發現自己開始覺得沒有自信、無價值感,甚至對生活開始感到灰心無動力
可以透過停下腳步、感受情緒、正向肯定這三個方式來協助自己回到當下,抒發壓力,回歸平靜
但您有沒有過一種經驗,在不特定的時間點突然出現強烈的不安全感,心慌慌的感覺上來伴隨著身體各種不舒服的症狀出現
如全身發抖、心跳加速、喘不過氣等症狀席捲而來,平復下來的時間不一定,彷彿噩夢一場的感覺
若您有這樣的經歷,是否曾聽過身邊的人提到「恐慌症」呢?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恐慌症以及恐慌發作。恐慌症是焦慮症的一種,也可以算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
患者反覆經歷突發的強烈恐懼,甚至是感覺瀕臨死亡。恐慌發作指的是患者在沒有實際威脅的情況之下突然之間出現強烈不適的感覺
恐慌發作可能在一週內發生數次,或在同一天內多次發生。


1. 心悸、心臟怦怦直跳、或心跳加快。
2. 大量冒汗。
3. 顫慄發抖或虛弱無力。
4. 感覺呼吸困難或窒息感。
5. 哽塞感。
6. 胸悶或胸痛不適。
7. 噁心或腹部不適。
8. 頭暈不穩的感覺或暈厥。
9. 失去現實感(覺得身邊的一切都不真實)或失去自我感(自己好像與身體脫離)。
10. 害怕自己即將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
11. 害怕即將死去。
12. 感覺異常(指尖、嘴部或身體發麻或有刺痛感)。
13. 覺得冷或發熱。
恐慌發作時會讓人懷疑自己是否得了心臟病、胸腔疾病或是其他生理上的疾病
並且會開始四處求醫甚至是避開各種有出現過恐慌發作的場所,往往讓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大大下降。

許多人都很害怕一旦吃了身心科藥物之後就會上癮,因此不願服用
而透過適當的藥物治療其實對於症狀的減緩是有幫助的喔!
減緩症狀我們才能恢復理智,也才有力氣回到生活中重新檢視自己的狀態
藥物的量以及擔心的副作用、成癮都可以透過跟醫師討論來做調整。
透過專業人員的陪伴與引導可以看見自己的內在狀態,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整理情緒
在腳步飛快的社會中我們時常帶著緊繃且快速的行動力在生活,給自己一個機會停下腳步,梳理自己的內在世界,讓轉軸得以更新繼續正常運作下去。
當下發作時
當診斷出來是「恐慌症」,若可以的話,移動到一個自己覺得安全的地方,配合深呼吸,輕撫自己的胸口,讓這些不舒服的感覺適當的流動
在平復之後試著記錄下來,並且鼓勵自已,當下一次再度出現症狀時可以再拿出過去的記錄來跟自己對話,提升自我肯定與信心。
最後要提醒您,若出現上述的症狀時,請第一時間至醫院診所讓醫師做檢查與評估
先排除生理上的疾病之後我們再來嘗試看看,照顧好身體,保持身心的平衡
相信我們都可以做得很好,若您仍覺得很迷惘,您也可以透過身心科、心理師等專業人員陪伴您一起度過喔!
王蘋 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