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在:你是在哪裡?或在哪時呢?

你現在,正在呼吸
邀請你在接下來的吸氣與吐氣之間,問問自己:
「我現在,真的在這裡嗎?」
這個問題,乍看之下好像沒什麼道理,甚至讓人覺得有點多此一問:
「我就在這裡啊,不然呢?」
然而,在諮商過程中,我們常常發現:
來談者「人雖在這裡」,心卻是往別處飄的──
不是困在過去的悔恨,就是卡在對未來的擔憂和焦慮裡
明明身體坐在沙發上,注意力與感受卻與當下有著距離
可以說,他們在當下的自我掌控與存在感相對薄弱,顯示出一種失控、無力、與疲憊的狀態中──
想要掌控,卻終究無法改變過去,也無法預知未來
正念運動(Mindfulness movement)的推動者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告訴我們:
「當下,是唯一可以學習、感知、行動、改變、療癒、付出愛的時間。」[註]
要回到當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從注意自己的呼吸開始
接著隨著呼吸的節奏,我們可以慢慢地把注意力帶回此時此刻的體驗中:
或許是靜下心來,品嚐一杯喜歡的飲料;
也可以感受陽光的溫暖、微風的輕拂、熟悉的氣味,
或者主動地伸展身體,感受那些讓人放鬆的觸感……
「你真的在這裡嗎?」
當你專注在當下,自然會發現沒有標準的答案
因為,最真實的回應,就是你願意將注意力放在哪裡
而在此時此刻,正是你可以感受、行動、改變,並且愛與被愛的所在
——————————
註:引自《正念療癒力:八週找回平靜、自信與智慧的自己》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著;胡君梅、黃小萍譯。出版社:野人文化。正念(mindfulness),是一種將注意力溫柔地帶回當下的生命態度與練習方式──其中的「正」不是指「正向思考」,而是指有意識、無評價地覺察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事,包括呼吸、身體感受、情緒與想法等。透過這樣的覺察,我們能更貼近自己,也更自在地活在當下。

曾志煒 諮商心理師

預約
諮商